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涂层防腐性能

来源:中国建材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19 13: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机构】青岛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分 类 号】TG174.4【分类导航】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金属学与热处理->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关 键 词】静电纺
【作者机构】青岛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分 类 号】TG174.4 【分类导航】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金属学与热处理->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 【关 键 词】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 环氧涂层 防腐性能 【摘 要】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并在其中包覆缓蚀剂苯并三氮唑(BTA),然后在其表面涂覆环氧树脂(EP),得到复合涂层(PAN-NFs/BTA/EP)。通过电化学测试表征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在树脂涂层中加入纤维后,防腐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PLGA/PLA 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测定[J].科学技术创新,2020,第7期 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聚乳酸(PLA)两种可降解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定的静电纺丝条件下,制备了PLGA/PLA微纳米纤维材料。在PLGA和PLA配比一定的条件下,对静电纺丝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了PLGA/PLA微纳米纤维材料。通过对不同质量配比和不同纺丝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纺丝样品表面结构,孔隙率,接触角,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PLGA和PLA以8:2的比例共混,静电纺丝工艺电压为28 kv,接收距离20cm,推进速度0.3mm/s条件下,纤维直径的粗细、连续性和均匀性最好,孔隙率较高,接触角较小,断裂伸长率大,能够初步达到可以与聚丙烯补片复合的要求。 辐照法制备蚕丝基凝胶电解质的结构及其性能[J].丝绸,2020,第4期 基于惰性气氛下,采用伽马射线对脱胶蚕丝和聚丙烯腈(PAN)辐照处理,制备了一种蚕丝基凝胶电解质(SB-GPE)。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SB-GPE结构特征,研究了不同配比对PAN与蚕丝对SB-GPE的溶胀性能、导电性能及抗冻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PAN和脱胶蚕丝通过辐照交联形成了新的化学结构,当PAN与蚕丝的质量比为1∶1时,电化学双层电容器的溶胀比达到最高44,电导率2. 1×10-3S/cm,抗冻性能优异。该研究可拓宽电化学双层电容器应用领域和范围,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PAN链缠结的影响因素及其对PAN/DMSO溶液流变行为的影响[J].中国塑料,2020,第4期 采用旋转流变仪对聚丙烯腈/二甲基亚砜(PAN/DMSO)溶液进行了流变学测试,探究了表观黏度(ηα)、储能模量、损耗模量、损耗正切角与温度、浓度以及剪切情况之间的关系,明确了PAN链缠结对PAN/DMSO溶液流变行为及其分子结构的影响,探究了PAN链缠结与浓度、温度及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预剪切可以有效地拆除部分PAN链的缠结,使PAN/DMSO溶液ηα降低,且温度升高及浓度降低时剪切作用对ηα的影响作用减小,流变稳定性提高。 PAN/TiO2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分析[J].中国塑料,2020,第4期 通过静电纺丝和水热处理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高效、可回收利用的聚丙烯腈/二氧化钛(PAN/TiO2)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亚甲基蓝(MB)降解率等对PAN/TiO2纳米纤维膜形貌、晶体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光催化活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钛酸四丁酯(TBT)的添加有效减小了纤维直径;水热处理成功将TBT转化为锐钛矿TiO2,并且PAN/TiO2纳米纤维膜强度均高于纯PAN;紫外光照射120 min后,纤维膜对MB光催化降解率最大可达到94.8%,同时连续5次回收再利用后纤维膜仍保持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含氮多孔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及对锂硫电池容量的提高[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0,第4期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获得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造孔剂,在氮气气氛下1000℃高温碳化制备富介孔结构的含氮纳米碳纤维(MT-C).研究结果表明,当m(PVP)/m(PAN)为2∶1时,MT-C-0. 4比表面积为190. 8 m~2/g,并且在0. 05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269. 4 m A·h/g,在0. 5C倍率下循环300周后比容量仍保持为658. 3 m A·h/g,每周容量衰减率为0. 14%.硫电极负载量为1 mg/cm~2时,MT-C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 氟橡胶/聚氨酯/含氟聚氨酯静电纺复合织物的制备及防酸透湿性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第3期 为了提升防护服的服用性能,对氟橡胶(FKM)、聚氨酯(PU)及含氟聚氨酯(FPU)制备了以其混纺纳米纤维膜作为功能层的复合织物,并研究了静态接触角、表面形貌、透气透湿性和机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WFKM:WPU=1:1,FPU为7wt%是最优参数,其中,FPU从主导作用的表面氟原子的富集量提高了复合织物的耐酸性,FKM和PU的不同配比构建了其特殊的表面形貌,进而影响了复合织物的拒液性、透气透湿性和机械性能。 二醋酸纤维素纤维(CDA)静电纺丝可纺性研究[J].纺织科技进展,2020,第3期 探究了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对二醋酸纤维素纤维(CDA)进行纺丝的可纺性能。通过对丙酮(AC)、丙酮/二甲基乙酰胺(AC/DMAC)和丙酮/水(AC/H2O)3种溶剂体系的溶解时间进行比较,排除溶解最慢的丙酮(AC)溶剂体系;对丙酮/二甲基乙酰胺(AC/DMAC)和丙酮/水(AC/H2O)2种溶剂体系的二醋酸纤维素纤维(CDA)溶液静电纺丝试纺,最终选择可以纺丝成形的丙酮/水(AC/H2O)溶剂体系。通过多次试纺得出丙酮/水混合溶剂的适宜体积比为5∶1,在此体积比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CDA)质量分数为10%时纺出的样品性能最好:成膜纤维细度均匀、表面光滑,未见颗粒状物质粘结,纤维膜保温效果好、透气性好。 聚乙烯亚胺氨基化改性聚偏氟乙烯接枝丙烯酸纤维膜对活性艳红X-3B的吸附研究[J].冶金分析,2020,第3期 以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通过溶液聚合法在聚偏氟乙烯(PVDF)上接枝AA,制备出PVDF-g-PAA共聚物,再使用聚乙烯亚胺(PEI)对PVDF-g-PAA进行氨基化改性,制备出PEI氨基化PVDF-g-PAA共聚物(PEI-PVDF-g-PAA),再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PEIPVDF-g-PAA纤维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EI-PVDF-g-PAA纤维膜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纤维膜中纤维的直径为30~50nm,表面有丰富的微孔。以PEI-PVDF-g-PAA纤维膜为吸附材料对模拟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进行吸附,并研究其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PEI-PVDF-g-PAA纤维膜的吸附效果远远大于纯PVDF纤维膜和PVDF-g-PAA纤维膜。在活性艳红X-3B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L、pH=1、吸附材料用量为0.015g时,吸附70min后达到平衡,平衡吸附量为494.95mg/g,PEI-PVDF-gPAA纤维膜对活性艳红X-3B的吸附过程满足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说明PEI-PVDF-g-PAA纤维膜对活性艳红X-3B的吸附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平衡吸附量和理论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26.32mg/g和500.00mg/g。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PEI-PVDF-g-PAA纤维膜对活性艳红X-3B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该吸附过程固-液界面的熵值会增加。 基于响应面法的静电纺丝制备壳聚糖/聚氧化乙烯的工艺参数优化[J].丝绸,2020,第2期 为了对静电纺丝过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改善壳聚糖(CS)/聚氧化乙烯(PEO)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选取CS与PEO质量配比、电压、接收距离作为优化参数,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作为响应性能指标,按照Box-Benhnken(BBD)设计实验,采用响应曲面分析的方法,建立相对应的预测回归模型并进行方差分析。利用残差概率图进行可靠性验证后,得出了各参数对机械性能影响的显著性及其交互作用对膜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的Optimization模块优化后得到了各工艺参数间的最优组合:CS与PEO质量配比8︰2、电压15. 5 k V、接收距离9. 88 cm。 细菌纤维素/聚己内酯微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J].现代纺织技术,2020,第2期 为制备模拟细胞外基质结构的微纳尺度复合材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微米纤维膜,通过与纳米尺度的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 BC)原位复合,制备了BC/PCL复合纤维支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轴力学测试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成纤维细胞对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CL微米纤维的平均直径,随聚合物纺丝液质量分数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BC与PCL微米纤维复合后,BC纳米纤维渗透入微米纤维膜内部,实现微纳米纤维较好的复合。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证明BC和PCL微米纤维成功复合。PCL微米纤维膜复合BC膜后,相比PCL微米纤维膜增加了其断裂强度,同时复合支架无明显细胞毒性,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文章来源:《中国建材科技》 网址: http://www.zgjckjzz.cn/qikandaodu/2020/0519/364.html



上一篇: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水工结构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民用建筑用材指标的现状研究

中国建材科技投稿 | 中国建材科技编辑部| 中国建材科技版面费 | 中国建材科技论文发表 | 中国建材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建材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